翻譯 Translate

2014年9月21日 星期日

Using MOOCs Platform (Jun-Yi Academy) for the Flipped Teaching in Mathematics-PART1

這是最近的寫稿~歡迎大家指教~

一、     前言:你翻轉是為了?
    「翻轉教學」在今天看起來,已經成為一種教育潮流,呈現著創新與改變的勇氣、精神與力量。然而在這樣一股洪流之中,卻也讓老師們陷入著想與想不到的膠著。想!是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教學。想不到!是因為當我們慷慨激昂地準備走向改變教室時,如何把「翻轉」從「名詞」轉化為「動詞」?立馬成為眼下一堆的問號。
    為了501班數學差異嚴重的問題,在網路上不斷地搜尋可以嘗試的方法。尤其時任資訊組,如果能在資訊融入的議題中,找到解決班級導師所苦惱的「學生差異化」的問題,不僅可以突破資訊融入教學是種「花瓶」的角色,更可以讓21世紀的老師真正的享受到「科技來自於人性」的理想。從美國的「可汗學院」的搜尋,加上「中文化」的需求,正好365天吧!就在去年的這個日子(919),我們第一次看到了「均一教育平台」的畫面,第一次看到了「翻轉教學」這樣的名詞。我們這樣的說明,其實就是希望大家能了解一件事情:翻轉教學除了技巧、模式的了解外,更需要一個起點、支撐點!絕非是「為了翻轉」而翻,而是為了「改變的需求」而翻。這樣的釐清主要希望有意者能了解:
1.    避免變成「一次的教學觀摩」:刻意的進行翻轉教學,尤其是新手老師,依照我們的經驗,有可能會陷入另類的「教學觀摩」行為。因為,「翻轉教學」的歷程是需要「開放教室」,透過同儕協助觀課來進行調整的,長時間下來絕對不是一場「表演」就能達到,而是需要融入在教學、教室與學生自主學習培養。尤其,第一次進行翻轉課堂時,許多的老師會有「恐慌與懷疑」─因為長期習慣一堂課講滿滿,突然沒上課、沒講話,就會對自己的嘗試充滿問號,很有可能在第二堂課恢復舊態,因此需要至少一週的適應期。而期間最好的調整方式就是有「夥伴」協助觀課調整與打氣!而回過頭來,學生也會需要適應。當學生還在傳統課堂上「等待標準答案」的文化中,絕非一堂翻轉就能「個個奮勇舉手、天天回家自學」,是必須透過至少一個月的教與學的默契重新培養。更別說關鍵的「影片自學」,要有家長、設備、時間的配合。換言之改變教室現場狀況,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,才是支持與永續「翻轉教學」的成長力量,而絕非由上而下的政策行為。
2.    翻轉本就是為了弱勢:「翻轉教學」的源自於在2007年兩位美國高中化學老師─Jon Bergmann Aaron Sams,為了解決同學缺課的情形,開始使用數位方式預錄影片上傳到YouTube網站,讓學生自行上網瀏覽學習。慢慢地,兩位老師發現這種教學模式有所成效後,便創新成為「以學生先在家看影片講解,再設計課堂互動時間來完成作業」,此模式也被定名為「翻轉課堂 (Flipped classroom)」。由此可知,「翻轉教學」並非是一種針對高成就學生的教學方法。基本上是一種具有普及性、補救與協助學習弱勢家庭的好方法!相對而言,更能解決現在教室中最大的問題─學習差異化。回想一下當學生缺課時,是不是班上馬上就產生了一批「弱勢」,而當你的班級中有一群聽過、了解的學生,還有一群沒聽過、不了解的學生,你會怎麼辦?而這樣的方法能夠解決這樣差異化的問題,並且經過實證(成績),乃至於到台灣,先驅者的嘗試都有相同的經驗與成果。因此「翻轉教學」絕非是一堂「教學觀摩」,而是切切實實為了「改變的需求」。


    如果想了解去年究竟什麼是我們的「改變的需求」,你應該會想聽聽有加法不會、有聽不懂數學就翻桌、撕考卷的故事。但更重要的是,你應該更想知道的是─如何讓他們後來都對「數學」有很高的興趣與鬥志,而這一切就從「分析與溝通」開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