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 Translate

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

左疼學之三~數據化、工具化、教材化決定軟硬體元件的永續~

眼看著四月即將到來
從剛開學時~數著還有80幾堂的數學課可以慢慢地發展~
很快一個半月多過去了~
從二月份主軸在觀察與調整─顏老師501的「國小數學翻轉教室
到現在已經轉型為觀察各班的「數學科MOOCs融入課程
除了學到每一位老師的優點之外
也慢慢地發掘老師們的共通變異
這一點對於特好「紮根理論」的小弟
也開始進行一點一滴的歸納...
試圖從每一堂中找到隱藏的脈絡~
或許可以提供有興趣的老師進行教學或研究~

前兩天的GAME的歷程模式─競賽、互動與虛榮的經營~
比較像老師在經營課堂學習時的脈絡理論~
而昨天一個自學影片的使用~
又讓我開始「搖紅旗」~
開始突然又像鋼鐵人找到元素般
想起過濾起每一堂老師對於數位軟硬元件的使用類別~
就是這一刻...小弟突然想到了!!!
很有趣的雖然是7個班
但是可以明顯看出對於數位軟硬元件的使用態度是不同
501、503、505
經常單純的使用載具與均一教育平台進行試題與自學
真的在課堂上時
並不是很依賴使用~
如果有興趣到顏老師的數學課去觀察
其實會發現使用電腦的時間並不多
多半是用來「測驗」以標定學生程度、掌握進度~
而在家裡進行備課時反而利用數據來了解學生狀態~
很明顯的善用「數據分析」做為教學手段~
可是小弟並不直接稱為「工具化」~
因為,還有另一種「變異」...
反而稱呼這樣的模式為「數據化」
顏老師多半利用前面電腦觀察學生數據狀況
方便進行討論與進度的掌握
所以其實反而常常超前進度!
並沒有外界老師擔心的落後問題~
如果觀察502、506時
其實就算在電腦教室
使用電腦設備的時間其實多半只是當作畫面工具
或者是把均一平台或其他的電子教科書題目當成討論題目
所用的討論、搶答與分享的方式
還是在一般的運作狀況~
利用多是書面、紙本、小白板、磁鐵、白板筆等等
數位軟硬元件可以看得出並不是一堂課的主軸~
也並沒有特地利用平台數據來評定進度快慢~
所以又和「測驗」的工具用途不太一樣~
因此,這樣的差異度小弟又另外稱為「工具化
而非「數據化」
這是506老師~用許多的工具進行一堂課~
有點像「混成教學」~
但小弟學術不精~不敢定論!
清點一下剩下的班級,504、507的狀況就很特別~
尤其是504的老師~
將學生進行分組,每一組負責某單元~
先在上課前進行學習、討論~
真的到上課時,就由學生進行教學~
而把自學影片當成教材來協助進行~
而507老師不只利用均一,也同時介紹其他的網站或平台~
讓孩子可以多方面的接觸不同的數位教材~
她們並沒有對「測驗題目」多做著墨~
更明顯在課堂上很少見到老師觀察「學生進度」的狀態~
反而在電腦教室進行比較像是
「創新」或「多元」教材教學
這不是學生運動「佔領講台」~呵呵~
學生在教學生喔!
聽不懂、看不到的到前面
小老師再教一次
厲害吧!!!
這三大類的歸納在教學上有何意義?
首先
這些老師都不是「資訊教師」!
因此,對於數位軟硬體的元件的訴求
並非如我們資訊老師那麼「敏銳」~
反而更著重在「教學」的意義上
有時候,身為資訊老師也必須反省...
畢竟我們在各校,是具備資訊專業與權威地位,
也可能因「專業與權威」抑制了老師使用的意願
小弟認為三個要回頭思考的:

  1. 我們覺得簡單,但老師也能覺得簡單而能上手嗎?
  2. 我們會不會過度注意「工具性」而忘記「教學性」?
  3. 我們認為的「利用方法」,會不會框住老師「更好的方法」?

第二,這三類如果未來可以確認為「資訊融入的使用類別
那麼未來在資訊融入上
資訊老師或組長就應該更精準的發展、介紹軟硬體元件
而不是一昧的從「資訊」的眼光去發展
更應該從「教學」的眼光去融合各項元件
讓「一般老師」更能接受「資訊融入」的教學經營
這一張照片
代表了
家長可以接受
學生可已習慣
老師可以融入

資訊融入教學不再是花瓶!
而是教學方式主軸之一
第三,回頭思考一下
「均一教育平台」為什麼讓很多老師能接受使用,
甚至用來進行「翻轉」?
真的只是因為「免費、開放」嗎?

  • 數據化的即時回饋,具備!提供老師對學生程度的了解。
  • 工具化的課程協助,具備!可讓老師當成教學元件之一使用。
  • 教材化的內容架構,具備!不需老師額外花時間準備。

小弟的愚見就是~
如果未來教育部要發展出適合全國學生使用的平台
就必須發展出具備這三大特點的「綜合體」
或者
教育商業產品,如果也能發展出結合三大特點的「綜合體」
也才能真的服膺「一般老師」所需
而非天天找「資訊老師」推銷~
也才能掌握住真正的「教育商機」!

第四,反省一下
如果在這三大類別上「畸形」的發展...會變成如何???

上周在央大的會議就在討論補救教學平台,
過度的講求數據取得,讓學生索然無味!
也讓老師不知道如何配合運用~

另外
教科書電子光碟的確是很棒教材,
但缺乏學生數據分析與即時回饋性,
對老師來說
只是省了時間準備教學
並沒有實質幫助,甚至成為另類的「電子依賴」!

再者~
就像「電腦教室」與「資訊組長」,具備強大的「工具性」~
但缺乏「教學氛圍」的營造
總讓老師們望之卻步,把我們當成「工友」~
叫修才想到要來~嗚嗚!
而不是把我們當成「資訊融入的顧問」
小弟順便教數學哩!!!
我們不是修電腦的工友~
「資訊融入教學的專業顧問」
當然,透過幾週的觀課~
歸納出來的「數據化、工具化、教材化」三大資訊融入型態
或許略顯立證不足
畢竟還沒有機會到「三角檢證」的機會
來對於這樣從「紮根」發展的理論概念進行「信效分析」~
不過
至少對於龍埔來說~
提供了未來在資訊教育融入的發展
有一個立基點可以進行
也或許可以提供或解釋各校未來進行MOOCs融入課程時
可預見「一般」教師或教室內可能出現的使用型態
讓資訊組長或老師更容易掌握或介紹。

喔~很喜歡「紮根理論研究法」~
呵呵~
雖然並無法發展高階的理論,
但的確夠發展第一線「務實」理論
也無怪乎國內、外質性研究趨之若鶩的發展中~
要不要試試看?!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